当前位置:FX168官网 > 财经新闻 >

南向热度仍远超北向!再通胀环境下港股怎么投

南向热度仍远超北向!再通胀环境下港股怎么投?
估值更低的港股是否有望成为公募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新战场?

港股投资热度一度高涨,年初南向资金每日流入超200亿港元的盛况仍历历在目。但春节后,港股和A股一样陷入震荡。在再通胀环境下,港股究竟怎么投?估值更低的港股是否有望成为公募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新战场?

尽管市场整体动荡,但南向资金的热度仍远超北向资金。5月17日,市场普遍上涨,北向资金净流入25.78亿元,而南向资金则高达84.56亿港元。过去一周,北向资金净流入量(27.12亿元)远低于南向资金(172.6亿港元)。5月至今,北向资金(32.77亿元)的流入量在折合汇率后仍不足南向资金(165.45亿港元)的1/4。交银国际龙腾核心增长基金投资经理李俊慧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A/H股的估值差异仍有望不断缩小,不少内地资金来港股寻求更低估值的标的。但去年由成长新经济股引领的单边行情很难在2021年持续,更多是价值重估和成长创新的双轮驱动行情,“因此需要提前对仓位进行一些调整,增加顺周期板块,如金融、交运、原材料等板块的配置,预计二三季度市场多边轮动可能持续加速,波动或比去年更大,今年配置需要更加均衡。”

来源:通联数据

南向资金成港股关键变量

如今,南向资金成了港股走势的关键变量。

近年来,境内可投资港股的基金数量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趋势。截至2021年一季报,内地共有864只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市场,占全部可投资港股基金数量的68%,占全部权益型基金数量的28%。

南向资金的重要性从港股的成交量上可见一斑。李俊慧对记者称,今年以来,只要是内地放假但港股正常开盘的交易日,港股成交量都明显下降,五一劳动节后的几日(5月3日~5月5日)和更早前春节期间(2月16日~2月17日)都出现过这种变化。

来源:港交所

具体而言,港交所数据显示,5月3日~5日港股正常开市,而A股则休市,在此期间,港股主板的日均成交量一度从前几日的近1500亿港元降至最低的900亿港元;2月16日~2月17日,A股仍处于春节休市状态,而港股则正常交易,期间港股日均成交量明显下降,从此前的超2000亿港元一度下降至最低的900亿港元。

第二列为恒指点位;第三列为成交量(单位:亿港元)

此外,港股的估值洼地价值观也获得了更多关注。春节后,以公募基金重仓股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出现大幅回撤,而优质高科技公司纷纷赴港上市、整体估值更低,机构投资者急需开辟获取超额收益的新战场。

例如,百亿私募煜德投资基金经理冯超此前对记者表示:“A股市场此前热衷光伏、硅料,但A股某光伏龙头经历了这波‘杀估值’后仍有40倍的估值,但另一个港股龙头新特能源仅约20倍;再如,近期出现涨价概念的覆铜板,A股某覆铜板公司估值已达100倍,但真正的龙头则是港股的建滔集团,估值仅10倍。随着两地市场隔阂的逐步消除,这种估值价差会被渐渐填平。”

对此,李俊慧认为,港股由于流动性制约、机构占比高、外资影响较大,对部分中国资产的认知与内地资金有差异等因素,相对A股一直有折价,而今年需要关注的是货币紧缩、收益率攀升预期下资金回流发达市场的风险。但港股市场随着中概股的回归、南向资金放量和对庄股的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,流动性逐步转好,且投资者对港股的认可度也在提升。好公司的价值终究是会被市场所认知。

就如上述港股龙头企业,有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,新特能源作为重要的硅料供应商因为市值小、流动性差一直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,也没有研究员覆盖,但是自去年底以来,随着硅料价格的触底反弹,公司价值也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,内资股增发事项完成后,仍有价格提升的空间。

再通胀环境下公司前景分化

尽管港股的价值被不断挖掘,但在通胀预期攀升的全球背景下,加之反垄断的扰动,机构的配置思路生变,由偏成长向均衡配置转变。

一边是早前备受青睐的科技成长股接连受挫,但在另一端,黑色系暴涨,有色气势不减,伦铜突破10000美元/吨大关,周期股成了唯一的宠儿。

目前,机构仍看好二季度大宗商品的行情。李俊慧表示,除资源国疫情外,中国因为环保与反腐也限制了如钢铁、电解铝等上游产业的产能,因而预计二季度相关公司的业绩仍然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。不过,中国定价的品种(黑色系)和海外定价品种(原油、有色)可能会出现分化,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周期走在了美国前面,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采取措施缓解例如钢材等的涨价压力。

涨价潮下,其他上游行业亦被看好。例如,硅料持续涨价,而目前供需仍然失衡,今年的新增产能仍然非常有限,下游(光伏、半导体)的需求却不断提升;但一些行业也将是涨价潮的受损者,例如机构目前对中下游制造业持谨慎态度,尤其是价格比较难向终端传递的板块,如汽车整车制造等,观察一季报后不难发现,该板块的利润率已经受到原材料涨价叠加芯片短缺的负面影响。

早前备受追捧的成长股或“核心资产”今年仍有可能受到海外提前“收水”或美债收益率攀升的冲击,但从中长线来看,李俊慧表示仍看好新能源汽车、自动驾驶、光伏等板块,目前市场渗透率尚低,但新科技、清洁能源的普及是比较确定的长趋势。

此外,港股聚集了大量优质的互联网公司,除了受到流动性的冲击,经过这一轮的反垄断整改,短期情绪面受负面影响较多,令股价承压,但多数机构也看到了机会。多位投资经理提及,鉴于板块整体均有较大幅度回调,但是长线互联网行业仍值得看好,尤其是那些具备较深护城河的龙头公司。

但中期来看,分化也逐步出现。机构人士表示,例如像美团等平台公司,可能面临相关的舆论压力和加剧的同业竞争。同时,今年电商行业整体竞争都更为激烈,短期利润增速或放缓。从长线配置来看,机构认为腾讯和阿里的估值具备吸引力。

疫情走向仍将主导市场

除了风格的切换,疫情的变化仍牵动着市场的神经,经济重启的趋势能否在全球延续是关键变量。

5月初,疫苗股一度重挫,这也主要因为当时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支持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,此举让制药公司感到不满。之所以相关企业一度大跌,是因为市场之前对中国的疫苗公司有出口预期,但是从长线来看,李俊慧认为,对几家国内的好公司仍无需过度担忧。

从疫苗上市的流程来看,就算放开知识产权保护,也并不会对全球新冠疫苗行业的格局造成实质性的重大影响。首先,目前疫苗的生产相对复杂,即使放开知识产权保护,仍需拿到当地政府的许可,相当于新药license-in(引进)的过程,需要做临床试验,但现在并没有足够的志愿者样本,另外生产环节也有很多工序需要攻克;其次,全球疫苗产能仍存瓶颈,国内新建产能至少需要1年时间,国外需时更长;同时,上游原料供应链难以同时匹配整体的产能提升。另外需要关注的一点在于,政府允许并不代表药企愿意,而且其中有一些是非美国企业。

鉴于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会加大,机构认为医药板块的景气度仍会继续提升。中短期来看,医药板块在经历了超跌反弹以及一季报的业绩驱动行情后,再次进入了精选性价比的主基调,CXO板块、创新药板块、医美和器械类板块都被关注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